“人气——《纲目》 黄色文学永久地址: huangsewenxue.com 最新的免翻地发布:huangsewenxue.net 自动回复邮箱:bijiyinxiang@gmail.com  主治下元虚冷。日令童男女以时隔衣进气脐中,甚良。凡人身体骨节痹痛,令人更互呵熨久,久,经络通。又,鼻衄、金疮,嘘之能令血断。——时珍  ——发明——时珍曰:医家所谓元气相火,仙家所谓元阳真火,一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老人、虚人,与二七以前少阴同寝,藉其薰蒸,最为有益。杜甫诗云:暖老须燕玉。正此意也。但不可行淫,以丧宝促生耳。(但不能行房事,那样会加速失去这样宝贝的珍贵而短暂的生涯[可理解为保质期]。)近时术家,令童女以气进入鼻窍、脐中、精门,以通三田,谓之接补,此亦小法,不得其道者,反以致疾。按:谢承《续汉书》云:大医史循宿禁中,寒疝病发,求火不得,众人以口更嘘其背,至旦遂愈。刘敬叔《异苑》云:孙家奚奴,治虎伤、蛇噬垂死者,以气禁(进)之,皆安。又,葛洪《抱朴子》云: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天地万物,无不须气以生。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然行之有法:从子至巳为生气之时,从午至亥为死气之时。常以生气时,鼻中引气入多出少,闭而数之,从九九、八八、七七、六六、五五而止。乃微吐之,勿令耳闻。习之既熟,增至千数,此为胎息。或,春食东方青气,夏食南方赤气,秋食西方白气,冬食北方黑气,四季食中央黄气,亦有大效。故善行气者,可以避饥渴,可以延年命,可以行水土,可以居水中,可以治百病,可以入瘟疫。以气嘘水,则水逆流;嘘火,则火遥灭;虚沸汤,则手可探物;嘘金疮,则血即自止;嘘兵刃,则刺不能入;嘘箭矢,则矢反自射;嘘犬,则不吠;嘘虎狼,则伏退;嘘蛇蜂,则不动。吴越有禁咒行气之法,遇有大疫,可与同床不相传染;遇有精魅,或闻声,或现形,掷石放火,以气禁之,皆自绝;或毒蛇所伤,嘘之即愈;若在百里之外,遥以我手嘘咒,男左女右,亦即可安。夫气,出于无形,用之其效至此,而况绝谷延年乎?时珍按:此即吾内养浩然灵气也,符篆家取祖气即此。但彼徒皆气馁,庸人依仿安得验哉?”说的好,可惜我不信气功、武功、特异功能这些,只知道上述部分内容确实能一定程度上令我延年益寿。 最后的最后,引用道藏丛书《吕帝诗集》的几首诗作为结尾: “示全真守斗三首 深山清静总枯禅,龙虎关头始是缘。 明月照人白雪固,黄芽入鼎紫霞坚。 默存我气云中剑,淡悟玄风水底天。 遥指池台生法相,桔槔汲透井华泉。 龙虎关头静里为,枯禅无说却何之。 桔槔本是身中汲,乾坎还从心内施。 滴滴醍醐摇玉液,涓涓雨露洒金枝。 虽然清净成玄诀,只恐工夫下手迟。 心口原因我有身,无身心口总非真。 若云心口能成道,岂说乾坤自合神。 明月眼前浑是旧,晓风林外忽然新。 皮毛谢却灵根在,始悟桃花解醉人。   指玄篇十六首 叹世凡夫不悟空,迷花恋酒逞英雄。 春宵漏永欢娱促,??月长时死限攻。 弄巧常如猫捕鼠,光阴犹似箭离弓。 不知使得精神尽,愿把身尸葬土中。 昔年我亦赴科场,偶遇仙师古道旁。 一阵香风飘羽袖,千条云带绕霓裳。 开言句句谈玄理,劝世声声唱洞章。 我贵我荣都不羡,重重只教炼黄房。 玄篇种种说阴阳,二字名为万法王。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江。 青龙驾火游莲室,白虎兴波入洞房。 此个工夫真是巧,得来平步上天堂。 寻天撅地见天光,种得金花果是强。 那怕世间诸饿鬼,何愁地下老阎王。 正心收住黄龙髓,张口擒吞白虎浆。 不是圣师当日诀,谁能做得这文章。 一三五数总皆春,后地先天见老君。 花发西川铺锦绣,月明北海庆风云。 好抛生计于斯觅,莫逞浮华向外寻。 念念不忘尘境灭,静中更有别乾坤。 世间无物可开怀,奉劝世人莫自埋。 好趁风云真际会,须求鸾凤暗和偕。 两重天地谁能会,四个阴阳我会排。 会得此玄玄内事,不愁当道有狼豺。 前弦之后后弦前,圆缺中间气象全。 急捉虎龙坎上战,忙将水火离中煎。 依时便见黄金佛,过后难逢碧玉仙。 悟得圣师真口诀,解教屋下有青天。 修仙善士莫痴迷,于此宜当早见机。 花发拈花须仔细,月明赏月莫延迟。 得来合口勤烹炼,既济休工默守持。 从此不须心懊恼,管教平步宴瑶池。 要知大药妙通神,不是凡砂及水银。 世上药材俱是假,人间水火总非真。 有形有质何须炼,无象无名自可亲。 一得便超三界外,乘鸾跨鹤谒枫宸。 天机不泄世难知,泄露天机写作诗。 同类铸成驱鬼剑,共床作起上云梯。 人须人度超凡世,龙要龙交出污泥。 莫怪真情多实说,只缘要度众群迷。 返本还元已到乾,能升能降作飞仙。 一阳发是兴工日,九转周为得道年。 炼药但寻朱里汞,安炉先立地中天。 此中就是还丹理,不是其人莫妄传。 天生一物变三才,交感阴阳结圣胎。 龙虎顺行阴鬼去,龟蛇逆往火神来。 婴儿日餐黄婆髓,姹女时斟白玉杯。 功满自然居物外,人间寒暑任轮回。 先天一气号虚无,运转能交骨不枯。 要识汞根寻蒂子,欲求铅本问仙姑。 人人会饮长生酒,个个能成不死夫。 色即是空空即色,朗然飞过洞庭湖。 大道玄机颠倒颠,掀翻地府要寻天。 龟蛇共穴谁能见,龙虎同宫孰敢言。 九夏高山生白雪,三冬奋火种金莲。 叮咛学道诸君子,好把无毛猛虎牵。 地上灵芝天上安,时中采得结纯乾。 无根自有阳春至,有本因多气脉缠。 姹女戏时神力壮,婴儿舞处道心坚。 可怜世上无知识,我得长生寿万年。 劝君保重一分阴,悟此仙机在用心。 只是人身常运转,何劳物外苦搜寻。 忙求北海初潮水,灌济东山老树根。 此个玄机重漏泄,弹琴须要遇知音。   香烟偶结成云 金鸭香浓篆瑞烟,山移云片画堂前。 飘空未有閒停意,绕案几忘欲断涎。 聚散一时风作态,升沉几缕火为缘。 宁同出岫无心侣,隔住银河障月圆。   雁 鸿雁初辞关塞忙,飞来已过楚潇湘。 一声叫月银河冷,两翼凌风荻渚香。 聊卜平柯栖信宿,惯传芳訉自他乡。 更观摆得青天字,恼说金钗十二行。” “金钗十二行”是什么典故?南朝梁·徐陵《玉台新咏》卷九《歌词二首》其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后来就用这个典故形容女子打扮得漂亮。再后来,“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妒他心似火,欺我鬓如霜。”(白居易《酬思黯戏赠同用枉字》)作者自注:“思黯自夸前后服钟乳三千两,甚得力。而歌舞之妓颇多。来诗谑予羸老,戏故答之。”这里化用古词语意,以“金钗十二行”喻指歌妓众多。于是这一典故又可以指歌妓或姬妾众多。 2022年10月9日、10日 明天10月11日写点什么好呢?() 第38章 炼铜觉醒史 炼铜觉醒史 小学的时候,读杨红樱的某本书,她说,对很多男生来说,往往会觉得“大姐姐”是更有性吸引力的异性,而不怎么喜欢同龄的女生。当时我就觉得她说的不对,因为在我眼中,明明同龄的甚至更小的女生那么可爱,而大姐姐则既有可爱的,也有不可爱的,这怎么叫大姐姐更有吸引力呢? 上初中后,班上男生陆续进入了变声期,于是音乐课上的合唱逐渐不那么悦耳了。所以有一段时间,我竟反感所有有人声的音乐,开始欣赏纯粹的器乐了(当时最喜欢林海、石进、久石让的曲子)。直到初三快毕业的时候,音乐老师给我们听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曲子,放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我才知道原来人声的音乐也可以这么好听。后来频繁接触网络后,喜欢听“萝莉幼女音”的曲子,自然不必多言。 不仅是音乐,诗歌朗诵我也喜欢“萝莉音”。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写了首很烂的打油诗,仿照诗经写的,大体是四字一句那种,自我感觉良好,就给同学传阅。当时甲和乙是同桌,我拿给她们看,结果她们竟不约而同地齐声诵读起来。如果你听过童声的诗朗诵的话,就会明白这两个女生一起咏出一首诗是多么美妙的一种体验。我感觉自己的文字得到了升华,变成了亲昵旋律,悠扬和声,空中翩翩的蝴蝶、雪花、花瓣,泉流溅落的山涧,能够拧出一斤蜜和一斤可爱来;而我本人则上了天堂,一边躺在两个天使柔软的怀抱中,被和煦的风儿包裹,被两束光、两道或丝或绒的东西螺旋缠绕起来,从指尖一直到心尖,一边放空脑海,听着天界的钟声、合唱。至今我仍然怀念那声音,如此娇媚、甜美、动听、令我心泛涟漪。 于是慢慢的,我发现,不仅是声音,我也喜欢娇小可爱的体态,和羞涩内向、但又掩盖不住神采非凡、明媚萌动的神态,尤其是那一双传神动人、盈盈秋水、娇滴滴亮堂堂的眼睛。什么大姐姐,要么体态不复娇小可爱,要么眼光已无神采,或有神采而不能动人,我一点都不觉得可爱,只偶尔能见到一两个例外。于是才知道,为什么古人要说“明眸皓齿”、“(用目光眼神)暗送秋波”、“眉目传情”,正所谓:“茫茫秋水波,灼灼芙蓉姿……美人不可见,长歌以自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媚眼如丝,如诗,稚声如瓷,如词。童歌童舞,最为体现诗词和音乐、歌舞之美。宋代《乐书》说:“成周之教成,童舞勺。汉郊祀,歌千童罗舞。故《记》(《礼记》)曰:乐者,非谓弦歌干杨也,乐之末节也,(故)童子舞之。(大意:高昂的乐器声、歌声只是音乐的细枝末节,童子伴乐起舞才是音乐最精妙之处。)然则童舞其来尚矣,由汉至唐,盖有之矣。” 高中美术老师有一次上课聊到女子,他说他觉得女子最好的年华就是15到25岁,之前过于青涩,之后过于成熟。我却觉得,成熟固然我欣赏不来,初始、未成或半成不都是我喜欢的吗? 或许会有人说:你是不是分不清可爱和性感?不,我分得清,我知道一般人所说的“性感”大概是什么样的。但,我确实无法对纯粹的“性感”产生性欲,只有可爱的(无论沾不沾性感),或是性感中带着些可爱的,才能引起我的性趣。我觉得可爱的萝莉幼女就像水晶葡萄,可爱又性感的少女就像紫葡萄,而一身成熟、油腻的成年女性就像放坏掉的葡萄,都是葡萄,但我只会吃前两者。我觉得盛开之花,已近凋零,且气势凌人,不如半开、未开者可爱。浩瀚之海洋,亦不如涓涓小溪、潺潺弱泉、徐徐清流可爱。 我热爱新鲜的活力,娇小的身体,粉嫩的皮肤,萌动的神情,热爱圆润宛转,动人心弦,如空山新雨后的声音,热爱稚气未脱,转眄流精,顾盼神飞,见之忘俗,如月之清光、珠之流连、玉之温润、仙之出凡入化的一双明眸。我是如此地热爱炼铜,就像热爱着自己心中最温暖轻柔的地方。我是如此地哀伤忧愁,不敢伸出双手,将自己的思念化为实际,就像不想用冰冷的现实玷污火热的梦想,用一成不变的生活玷污人生的可能性。天地悠悠,红尘滚滚,世事纷纷,唯童蒙之光彩,照万古惨淡之人生,而我心与共之。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花发拈花须仔细,月明赏月莫延迟。”“皮毛谢却灵根在,始悟桃花解醉人。” 2022年10月11日。 第39章 说“羊” 说“羊” (R18G警告、血腥暴力警告) 我打算将和道家、道教颇有渊源的若干动物都讲讲。前段时间已经讲过了鹿,并且多次提到兔,按理说下一个该讲兔了。不过,前两天和群友聊到“萝莉/少女孕妇”,他说他知道二次元有夜羊社,三次元有羊城百合。这二者正好都有一个“羊”字,其机缘巧合妙不可言,似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玄机,所以先来讲讲羊。 吃羊祭羊 羊,祭祀用的“三牲”猪牛羊之一,“鲜”字的一半。中医说,羊全身都是宝,只除了羊脑不能多吃、每天吃。古代长期以来,北方人喜欢养羊吃羊,南方人喜欢养猪吃猪,然后互相地域黑,南方人抱怨羊肉有腥膻羊骚味,北方人抱怨猪肉有土腥臊臭味(当然,并不是绝对的南方人不吃羊,北方人不吃猪,底层人民时常不见荤腥,什么肉来了不都是吃)。由于国家统一时,首都一般在北方;国家分裂时,南方政权也有很多南迁北人身居高位,所以这场口水仗中,“羊派”占上风的时候比较多,该他们“得意洋洋”。不过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明朝末年,番薯(红苕)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口开始爆炸。为了满足人民需求,官方民间都开始选育不挑食又高产的肉畜品种,而猪在这一进程中大大领先于羊,并且猪粪肥化耕田的效果优于羊粪。时至今日,除去伊斯兰教徒和其他少数民族、少数北方地区,中国基本是“猪派”的天下了,“羊派”式微了。中国每年猪肉消耗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附: 六畜:马、牛、羊、鸡、犬、豕。(有时去掉马或犬,称五畜) 六兽:(这里只列举食用六野兽,不列举发簪六饰兽、传说六神兽)麋(像鹿而大)、鹿、麕(像鹿而小,又名麇、麞、獐,生角的獐即“麒麟”。麝亦像鹿而小,曾被误作獐的一种)、熊(有的版本为狼)、野豕、兔。 六禽:雁、鹑、鷃、雉、鸠、鸽。另一说:羔(幼羊)、豚(幼猪)、犊(幼牛)、麛(幼鹿)、雉、雁(类比前四者,后两者也应该是指幼年体,但没有造单独的字),凡鸟兽未孕曰禽。(即“禽”就是还有“童子身”的鸟兽。) 祭祀的时候,中国古人倒是没有“猪派”、“羊派”的争议,都要杀。虽然西方人祭祀好像不杀猪,(可能是犹太人、阿拉伯人曾长期游牧,所以不养猪。与犹太教、伊斯兰教同源的基督教可以杀猪吃猪肉,表面上,原因是传说耶稣将魔鬼赶进了猪体内,所以比起羊更应该杀猪吃猪,但实际上,或许反映了基督教徒已由游牧转为定居农耕,并且与时俱进地移风易俗。[并且物产不太丰富,不能和周边游牧民族交易获得大量羊肉。])但对于羊,东西方都是类似的习俗,有点“嫌弃”成年羊,讲究祭祀时尽量用小羊羔,所以东方“羔”字下面“灬”原本是“火”字,象征柴火,西方则有“替罪(羔)羊”、“沉默的羔羊”、“待宰的羔羊”、“迷途的羔羊”等说法,出自耶经。 中国人后来杀羊羔杀出了感情,称赞它有美德:“凡贽(初次拜访尊长的见面礼),天子用鬯(祭祀用酒,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诸侯用玉,卿用羔,大夫用雁,士用雉。——雉,取其耿介;雁,取其在人上,有先后行列;羔,取其执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类死义知礼者也;玉,取其至清而不自蔽其恶,洁白而不受污,内坚刚而外温润,有似乎备德之君子;鬯,取其芬芳在上,臭(通嗅,气味)达于天,而醇粹无择,有似乎圣人。”(汉·何休《春秋公羊传注疏》[又名《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卷八。孔子增删鲁国国史,编定《春秋》。战国时,卜商[即《论语》中的“子夏”,世称卜子]弟子,齐人公羊高解释《春秋》,成一家之言,即春秋公羊家。汉景帝时,其玄孙公羊寿和弟子胡毋生[又作胡母生]一起将本门学说记于竹帛,即《春秋公羊传》。东汉何休又注之。今通行版即汉儒注解版,已难分辨汉及以前的注文出于谁的笔下了。)也有古书说:“卿执羔,取其群而不失之类。”群而不失之类,一般是说和群而不党同义,但是不是“不失”吗?那应该是“群而类”啊。所以我给出另两个说法:一,类字古为犬字旁,所以也可能是说“成群,但不脱离牧羊犬的控制”。二,“类”又是上古一种祭天的祭祀名,所以也可能是说“成群,但不贪恋群体,抗拒祭祀牺牲自己”。其实这又和“群而不党”相通了——为何党?结党营私也,既得利益集团损公益私,且抗拒自我牺牲也。同时,这么解释亦与上文“类死义(義)知礼者也”相通了。 《诗·豳风·七月》有“四之日其蚤(通早),献羔祭韭”一句,即后世农历月历(阴历)二月初用韭菜和羊羔祭祀祖先。据其他古书,祭祀时韭菜往往还要和卵,也就是鸡蛋相配。羊羔、鸡蛋都是“后代”,韭菜则生长得快、繁茂,所以大概是告诉祖先,你的后代繁盛吧。又或,还取其“生气”,让祖先感受一下人间春天的生气。而清明节,即农历干支历(阳历)“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对应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其实原本是踏青、赏桐花麦花柳花、插柳、吃柳芽的。后来,晋文公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不慎烧死了介子推,于是以这一天为寒食节祭祀他。后世把二月初祭祖、寒食、清明三个节日,外加踏青沐浴祈福的上巳节,四者混在了一起(难道是因为当时国家只给官员放一天假吗?),于是变成了今天的清明。 然而,晋文公不慎烧死介子推之事,可能另有一番真相。现根据我查到的资料,提出我的猜想: 话说商代时,春天有两个和祈雨有关的节日,一个是暮春三月,农历阴历三月第一个巳日的上巳节,沐浴后舞蹈祈雨,即《论语》中的“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看过我以前文字的话,就知道“雩”是祈雨的仪式、舞蹈名。还有一个则是早春,农历阳历冬至后105日,清明前一到两天的寒食节(上古可能更早一些),又称冷节。寒食时,先禁火,禁火三、五、七日后(不同资料说法不同),用钻木等方式取火,称为改火,然后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祭天,称为“人牺”——商代很可能真的烧的是人,或奴隶或战俘,被周代改成稻草人和牲畜了,但“人牺”的名字流传下来了(牺字右西,可能是从西羌抓来的?还真有可能,见下文)。俄罗斯也有个传说,传说原始部落时期,每年春天要挑选一个少女,一直跳舞直到倒下死去,以此祭祀大地和春天之神,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后来斯特拉文斯基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著名芭蕾舞剧《春之祭》。)话说那年晋国春旱,介子推就说要恢复商代冷节结束时烧人的传统,如果没有人去的话他就去。介子推一直说一直说,晋文公被说烦了,竟同意了。介子推死后,晋文公又非常后悔,于是下令以后寒食只有禁火改火,不再在改火时祭祀了。个人猜想,仅供参考。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一些古书中羔除了小羊羔的意思,还有侍女(女使)、奴婢的意思。侍女寄人篱下,所以“羔”字上面的“羊”就是借,下面的“火”就是灶火。但我觉得没说对,大概率还是和商代习俗有关,“羔”就是祭祀时用作牺牲的奴婢,引申为一般奴婢。段说如下: “(羔)羊子也。虞氏注說卦傳爲羊作爲羔,云女使也,妾與羔皆取位賤。鄭本作陽,云讀爲養。无家女行賃炊爨,今時有之,賤於妾也。二說字異義同。武進臧鏞堂曰:羔者,養之誤也,从羊,照省聲,古牢切,二部。” 青羊与老子 接上文,商代的“羔”,其实很难说哪些场合是人,哪些场合是羊的。事实上,商代与“羊”相关的字都是如此。很多学者指出,“羌”字的甲骨文便是象形一只羊被放在“几”形的祭台上。直到“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才结束商代人祭的历史。如果感兴趣,之前有篇讲祭祀杀人的拙作,可作为参考。 传说,鬼谷子是尹喜弟子,写了《关令尹喜内传》一文。现在一般认为是西汉末或东汉时文人伪托的,但仍有参考价值。其中记载:“老子与喜别曰:寻吾于成都青羊之肆。”后来唐玄宗为了附会这个传说,在成都修道观青羊肆,又称青羊宫,便是今天的成都青羊宫。但其实在此之前,成都并没有这个地名。 那么,什么叫“青羊之肆”呢?有学者说,《说文解字》写了,羊羌相通,肆祀相通。古蜀国因为信仰青衣神,被称为“青羌”,“青羊之肆”便是“青羌之祀”,即古蜀国的某个(可能是最大的那个,又或祭祀“青阳”蚕丛氏的)祭祀场所。“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青衣神,即蚕神、蚕丛(纵)氏、冉(冄)駹,继承了嫘祖(雷祖、累祖)的养蚕技术,教民养蚕,成为了古蜀国的第一个王(一说,是古蜀国“蚕丛王朝”的第一代王)。战国《世本·卷一帝系篇》:“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产青阳及昌意。”有人说,青阳就是蚕丛,因为他领导青羌(青羊),又是帝子,故取谐音号为青阳。蚕丛之名则是取他的两个特征:会养蚕,眼睛向前突起(纵目)。 另外,“青阳”不仅是人名,又指春天,正是养蚕的季节。先秦《尸子·仁意》:“春为青阳,夏为朱明。”后来发展出乐曲《青阳》。汉·司马迁《史记·礼书第一》:“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世多有,故不论。”(注:《汉书》将“僮男僮女”改为“童男童女”,并删去了具体歌名。我以前的文字曾引用过《汉书》。)阳春三月,即春天那三个月,或第三个月的暮春。(另外,也有乐曲《阳春》。)俗语三羊开泰者,既是取羊通阳(《易》以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又是取羊通祥。清·徐灏《说文段注笺》:“古无祥字,假羊为之。钟鼎款识多有‘大吉羊’之文。”所以善、義(义)、羑、美等字都是羊字头,言其祥福善良。 秦灭古蜀国后,有的羌人不愿属秦,遂在西北山区建国,以蚕丛氏的另一个名字“冉(冄)駹”自称。现代《中国文化史词典》:“冉駹,古族名。主要分布在今四川茂汶(今天茂县、汶川、青川等县)地区。游牧为生。产牦牛,出名马。有羚羊,能解毒。又有食药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其地置汶山郡。”以各种动物为药材,隐隐对应了“駹”字;而“冄”字变形一下,岂不就是一个“丹”字?所以最早的“丹”,可能就是动物炼的。结果不知道是谁想到:这里的动物都这么补,人是不是更补?于是衍生出种种不人道。而老子要去“青羊之肆”,可能正是不满于商代的不人道,而周代民间仍然流传着种种相关的偏方,所以他去丹的起源地学习一下。老子本名李耳,后人尊称他老聃(聃左耳右冉(冄),音为丹,正好符合我“丹由冄变形而来”的猜想)、李伯阳,是不是说他晚年久居冉地、青阳地,混成了老、伯呢?个人猜想,仅供参考。(此外,今天羌族仍然自称“冉駹”人,这两个字在羌语中音为Rrmea,可音译为“罗马”。所以,羌即罗马。()) 羚羊挂角 羚羊的羚字本作麢,上鹿下靈(灵),即它本来被划入鹿一类,后世改成羚,又把它划入羊一类。现在,羊、羚羊各自是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下面的羊亚科、羚羊亚科(牛科一共就三个大的亚科,其他都是小的亚科),而鹿则是反刍亚目鹿科,不属于牛科。不过,雌羚羊和雌鹿确实长得有些像,不能怪古人分不清,不信你搜一搜网上的图片。非洲、阿拉伯的苍羚的一个亚种,也曾被西方学者称作“小鹿瞪羚”。 传说羚羊睡觉的时候,为了避免被天敌捕食,会将角挂到树上,身体悬在半空,这便是“羚羊挂角”。但显然这是不合理的:首先,上去容易下来难;其此,就算雄羚羊靠这招能躲过天敌,那雌羚羊(大部分品种的羚羊雌性无角或微角,尤其是中国常见的几种)和小羚羊晚上睡觉就自生自灭了?所以我觉得是某头不幸的羚羊,跳得太开心,角挂树上挣扎不下来了,于是闭上眼睛等死,正好被古人观察到了。古人感觉这和某些性交上的姿势有些像,于是便流传开来了。后来宋代人用“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形容诗的意境超脱,禅宗又用来比喻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妙语。 [uploadedimage:14070196] (难道这就是“羚羊挂角”?仅供参考。) (若有侵权,烦请联系我删除。) 羊与怀孕 文章开头,提到夜羊社和羊城百合喜欢创作(萝莉/少女)孕妇。那么羊与怀孕有关吗?还真有,而且很大——胎儿所生活的液体,不就叫“羊水”?而“羊水”外面,就是分泌羊水的“羊膜”。(随着胚胎发育,羊膜和再外面一层的绒毛膜密切紧贴,形成胎膜,即中药胞衣。)缘,妙不可言。 至于语源,或许是取羊水像羊毛一样温柔包裹胎儿之意?又或,羊是古人最早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所以接生知识、术语产生最早,后来为了避免“人水”、“人膜”的歧义,于是就借用了羊的? 附: 羊的美好寓意 祥:示字旁表祭祀或占卜等巫术活动。祭祀用羊,占卜得羊,则祥。 羕:水流绵长悠长。后世作漾,又与瀁混淆。 养(養):养育,供养,奉养,抚养,饲养。 美:羊羔肥美(大)而味甘,美矣。 善:上羊下言,似说善言如羊咩咩的叫声。又或,谈到吃羊,便是善。 膳:吃羊肉即用膳? 群:君子如羊群聚集。 孝:羔羊跪乳。 法:法字古作灋。传说廌能辨是非曲直,会用角去顶触不直之人。神兽廌又名獬豸、解豸、獬廌、独角兽、神羊、任法兽、直辨兽、触邪,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麒麟而黑青毛独角,额上长着类似羊角的独角。 义(義):舍生取义,即如羊羔牺牲之我。(《易》中便有“我”字作第一人称,但公卿、诸子多用“吾”,唯《孟子》、《庄子》用“我”较多。可能是“我”作动词时可以通“杀”,所以只有豪侠仗义之人才喜欢用。) 乐:羯鼓,八音(八种乐器,现在有所谓“八音盒”)之首,骟阉过的公羊羊皮为鼓面。(所以“羯”作动词就是阉割。南北朝时期或更早一些时候,佛经的翻译中出现了一种羊头鱼身的水生异兽,后来译名逐渐固定为“魔/摩羯”。)又传说,古人以马(或曰犬)、牛、羊、鸡、豕的叫声定下五音,羊叫对应商音。 和:温和合群,善良随和。 羑:一通优秀之优,二通诱导之诱。言之秀者即诱。但今天“诱”却多用作贬义,而不知古人以“循循善诱”为美,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乎?乃至“保佑”、“以右为尊”[周代普遍右尊,只有楚国和周边一部分少数民族左尊]等词和习俗,可能都和“羑”有关,是取的谐音。 冬天快来了,记得喝一碗热乎的羊肉汤祛寒。(然后再羑拐几只迷途的羔羊[bushi]。) 2022年10月12日、13日。 第40章 炼铜分二次元三次元吗? 炼铜分二次元三次元吗? 咕子与友偕游秋冬之窈窕幽谷。忽友之钥匙扣坠地,其形盖一萝莉也。咕子笑问:“汝亦炼铜乎?” 友曰:“虽炼,然则不及你之变态也,我只炼二次元。” 咕子曰:“二次元炼,三次元炼,有何区别?” 友曰:“二次元萝莉方才可爱,三次元小女孩皆熊孩子也。” 咕子曰:“三次元只有熊孩子邪?此语无异于妄言:三次元女性只有女拳。为己之怯懦找借口而已。” 友曰:“纵非熊孩子者,亦不及二次元萝莉之可爱。” 咕子曰:“三次元爱情皆不如虚构之故事可爱,而世人多以不务实者为迂也。三次元男性女性亦皆不如虚构之二次元或其他故事可爱,而世人多以三次元不婚或不侣者为谬也。独萝莉反之乎?” 友曰:“萝莉无独立之人格,故不应三次元爱之。” 咕子曰:“你我三次元之人,而爱二次元之人,不以为谬,反谬三次元乎?人格者,亦养成而成也,非一朝一夕骤成。今之老师、家长多不悟此理,视孩子‘早恋’如洪水猛兽;比及孩子年满十八或二十,或大学毕业,又急促其恋及婚,催声不绝于耳,是亦不可笑乎?故世传谑语喻之曰:碰碰车都不准开,突然就催孩子上高速。是知理者也。要我言之,顺其自然即可。” 友曰:“你我非萝莉之同龄,故不应爱之,尤其不能行于肢体。” 咕子曰:“并无非同龄不能爱之说法,只有未及婚龄不能婚之习俗与法律。而近代以来,医学、社会严明成年、未成年之界线后,则禁过早之爱与婚也。设若科技更昌明,人之所为,不假器械,难损他人之肉体及精神,则又无界限矣。今时确不宜行之于肢体,然犹可爱之。” 友曰:“爱而不得,岂不疯魔?不如不炼三次元,只炼二次元也。” 咕子曰:“古之君子求索‘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数千年未得,则古之君子尽疯魔邪?共产主义者求索共产主义,数百年未得,则共产主义者尽疯魔邪?有疯魔者,亦有知道者也。若伸正道于人间,则疯魔者日少之。道者,孔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曰: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友曰:“然则知道者少矣,是故禁之。” 咕子曰:“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寒门少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行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圣人。凡未犯法而伤他人者,纵未尽明于道,亦畏于道也,论其行则无罪之。是故世所禁忌之,而我心不禁也。凡事非水到渠成,吾不为也。” 友曰:“何苦!不如只炼二次元也。” 咕子曰:“割裂二次元三次元,有如舍本逐末、买椟还珠、叶公好龙、刻舟求剑、得意忘形者也。且大部分人非忘也,徒自欺欺人耳。此等虚伪,我不耻为之。老子曰:巧诈不如拙诚。” 友曰:“善哉。然则我仍只与人言:我只炼二次元。” 咕子曰:“人各有志。你且为伪君子,我且为真小人,自得其所、其乐也。” 友曰:“你诛我心,又言‘自得其乐’云云,是何异于猫玩鼠雀死,又弃而不食也?” 咕子曰:“亦不异于炼铜而动心忍性者也。” 皆大笑,复山行。 2022年10月15日。 附:当代二次元审美观同炼铜术士的关系 几个月前和朋友在tg上讨论的,今天想起来还没有在p站发表过。 根据P站上一位炼铜史“史官”的研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将色情出版物自由化,基本上就是百无禁忌。于是炼铜文化由地下走到地上,涌现了一批著名的炼铜杂志社、影像公司等。不过日本在上世纪末又出台了新规,规定1999年以后的色情出版物如果涉及三次元炼铜,那么只能有十五禁内容,不能搞十八禁。 与此同时,著名二次元作品《新世纪福音战士》(《EVA》)正篇内容在1996年完播。它在播放期间收视惨淡,但在完播后迅速成为了日本社会的话题作。到了1999年,开始有大量日本网友讨论起《EVA》里角色的“萌属性”,最后促使“萌”入选了几年后的日本年度流行语大赏。无独有偶,日本里番(R18动画)里面主要女角色也在这一时期从有阴毛占主流转变为微量阴毛和无阴毛占主流。 因此,我认为炼铜术士对当代二次元,尤其是偏日系二次元的审美观影响巨大。 2022年12月28日 第41章 画个逗号——个人炼铜相关文字的一部分相互联系和研究成果汇总 希望得到更多友善的意见和建议,反馈我的错误,鉴赏我的精神,共同进步。如果觉得P站评论区留言可能被认识的人看到社死的话,可以加我telegram或者QQ:2409724679。 人生如白驹过隙,幻梦泡影。我在P站最初发表的文字,亦是故事集《白日梦合集》五篇,含三正篇,二外传。其中有不少炼铜相关的脑洞。 散文《炼铜沉思录》紧随其后,是我现在最受读者欢迎、被阅读最多的一篇文字。它最初是我在“灵梦广场”发表的每日思索的一个汇总,所以每一段之前有一个天数。大致是一些文学、哲学思考。文中我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 1.让小孩做大人做的事是否属于虐待儿童?哪些事情几岁的时候开始做是虐待?又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是虐待? 2.喜欢合法萝莉是否也算恋童癖? 3.炼铜与人的精神(灵魂)、物质(肉体)、神韵(情调、风采、丰神)等是什么关系? 4.炼铜与美感、灵气、和谐、恋旧、怜爱(恋爱)等是什么关系? 5.炼铜与真实、虚幻、短暂、永恒等是什么关系? ………… 然后我又将之前发到交流群里的《现代社会各国各地区炼Cu情况个人观(第六次修订版)》搬运到了P站,并做了增订,并警告读者三思而后行。 关于法定婚龄与实际婚龄的变迁: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每当我动笔去写,总感觉有所错漏、挂一漏万。不过,如果将数篇相关文字综合起来看,则错漏就少了。以下篇目和这个问题有关联:《简谈中国古代法定婚龄与古人xp》、《简谈中国古代房中术与炼铜(其四)及(其五)》、《简谈西方国家法定婚龄的变迁》、《从少数民族的性观念中“管中窥豹”》、《古人“炼铜”相关的一些诗词(其二)》。还有个别其他篇目也有提及,不过基本和上面的差不多(如《“我见犹怜”》一篇里举了一个案例)。 顺便,既然是讲炼铜,那就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童”。在现代社会,联合国给出的定义是:儿童=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的人。而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宋元以前),则大致上是:7/8岁以下为“儿童”、“幼年”,7/8~15岁左右为“少年”,15岁至壮年早期为“青年”。(以上界线并不严格,可以模糊或变动。)特别的,尚有“童贞”、“童子身”的青少年,也可以和儿童一起被称为“童子”、“童男童女”。那么,按联合国的说法,喜欢未满18周岁的便是炼铜;按中国古代的说法,则是喜欢7/8岁以下的,或者喜欢7/8~15岁左右的处男处女是炼铜。一般来说,我所说的炼铜都是基于联合国说法的。 《序、知与谁同?》一篇里,我回忆了自己的一部分暗恋经历。 《人生的两座小岛与炼铜》一篇里,又是关于人生、哲理的一些思考。 机缘巧合之下,我粗略阅读了群友发到群里的电子书《中国古代房中养生秘笈 (上、中、下卷)》影印版,于是写了《简谈中国古代房中术与炼铜(其一)至(其五)》。尤其是其一、其二,证明在宋元之前,并无“白虎克夫”的迷信,而是“福德深厚的人可以因白虎而延年益寿”。 我发现一些读者对中国古代的朝代变迁、制度沿革没有大致的了解,于是修订了一下之前发给一个朋友的文字,整理为《简谈中国古代历代统治集团、统治制度的变迁》(后来还有《我个人是如何看待历史的?》,同理)。虽然错漏不少,不过勉强可以看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忘记中学学的历史朝代歌呢? 《小潭夜月》等篇则是可能与文艺相关的文字。和上一篇差不多,跟炼铜关系不大。后文若非必要,不再列举此类文字。 在《白日梦合集(外传三)》之后,我忽然开始思考“序”和炼铜的关系,写下了《有序、无序与炼铜》、《再谈“序”》、《“序”与自我意识、自由及其他》等篇,深入思考哲学。 《“解红”之问》一篇比较粗浅,也没有太多结论,所以几个月后又写了《“解红”再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解红”一词和炼铜的关系。 《内丹家与外丹家》一文,大体上错的不多,后来我在《杂谈古籍中的“童男童女”(其一)》中修订了前文的错误、不准确之处。 《古今中外的常见意识形态,以及它们看待性、炼铜的态度》一文仅供参考,我没有查太多资料,只是将自己的一些记忆串联了一下,应该错漏很多。后来的《炼铜在现代、后现代(当代)社会语境下的种种原罪》同理。 然后我又特意写了《免责声明》一文,担心有读者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提前切割了。() 《《诗经》粗览之《陈风》》一文中,提到了巫女(和炼铜),并猜测和后世“妓女、伎女”的关系,和《论端午节并非只为纪念屈原》、《古人“炼铜”相关的一些诗词(其一)及(其二)》遥相呼应。 《关于声母“l”的胡思乱想(其一)》是我一个新的炼铜脑洞。 7月初,“秀色”这个r18g的xp出圈了一把,于是写了《也谈中国历史上的吃人和祭祀杀人》。 《简谈《玉房秘诀》等书的大致断代》是我最想删了的一篇文字。后来我查到西水坡遗址(参见《杂谈古籍中的“童男童女”(其二)》),意识到文中的断代很可能也不一定。并且对道教的一些描述不太准确,后来我又写《之前个人文字中关于道教内容的一些勘误及修订、补充》来填坑。 写了一段时间道教、四川等相关的文字,又回来写炼铜,写了《古人“炼铜”相关的一些诗词(其一)及(其二)》、《炼铜癖是一种精神或心理疾病吗?》。 结果意外在查家乡相关历史名人的时候,查到许逊写了《灵剑子》,于是又写了《许逊《灵剑子》中与房中术有关的语句》,回归了房中术与炼铜的话题。然后,又写了《“窈窕”新解》,解释上文为什么将“窈窕”翻译成“活泼可爱”。 断断续续写了大半个月《闲话我家乡的一些地名》后,终于写完了,于是写《为什么道家喜欢鹿?》、《“如虎戴角”和“兔头麞脑”》、《杂谈古籍中的“童男童女”》系列、《“解红”再探》等炼铜相关的文字庆祝一下。() 最后,就是近作《炼铜觉醒史》(个人回忆)、《说“羊”》、《炼铜分二次元三次元吗?》这三篇和炼铜有关了。 2022年10月17日、18日 第42章 解放前藏传佛教密宗的种种陋习纯属虚构?非也! 解放前藏传佛教密宗的种种陋习纯属虚构?非也! (炼铜关系不大,r18g警告。) (如果有佛门子弟看到这篇文章,还请先不要骂我,耐心将拙作看完。) 一直以来,网上都不乏有藏传佛教的汉地信徒辩解,说解放前所谓密宗种种陋习都是夸张和虚构。你拿出民国时期的文献记录,他就说当时地方和中央有矛盾,一定是中央政府在篡改抹黑。近日倒是在网上看到一段文字,似乎是藏族共产党员写的: [uploadedimage:14121045] 正好,我就来“按图索骥”一把。 网上说,这些东西都是藏传佛教密宗师徒口耳相传的,所以我并不指望搜到什么可靠的文字资料,不过还是试了试。果然,在“知识图谱”的书库中,搜“明妃”基本都是王昭君。还好,搜索结果是分了类的,好,那我跳转到佛部看看,不得不说,属于是有些情理之外,意料之中了。(下文括号内部分注释为原书注,部分是我所加。我加的一般都是白话文,或用“即”、“疑”字区分。) 辽·德云《一切佛菩萨名集》出现了四处明妃,分别是:“南无欲金刚明妃菩萨”、“南无金刚髻梨吉罗明妃菩萨”、“南无爱金刚明妃菩萨”、“南无慢金刚明妃菩萨”。以上四者,为金刚萨埵四明妃。南无,佛教发语词,含义尚有争议,用在名号前一般意为赞颂、皈依。髻梨吉罗,后世一般叫髻利吉罗、计利枳罗、计里计罗等,金刚手菩萨名,此菩萨又名触金刚女、春金刚女、触女、适悦金刚女。计里计罗意译曰触、适悦,男女相触著、适悦之义。(参考《佛学大辞典》等文献,不一一列举。下文同。)(不正经:罗里与触手?[删去]) 而在宋·法护《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中,则出现了惊人的104处“明妃”,第一处便让人有些绷不住:“……如是一切四种最初赞拿梨明妃,从彼脐轮发大智火,焚弃五蕴,以佛眼母(即佛眼佛母、佛母、明妃佛母[的形态])焚烬诸漏除妄因缘故。”脐轮,梵学概念,大部分印度宗教包括健身的瑜伽都有这个概念,位于肚脐下方三指的体内(若是女子,则正是子宫所在的位置),代表色明亮橘黄色(这位置这颜色,让人联想到道教的黄庭和下丹田),对应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和脾、胰,又名性轮、生殖轮。 唐·一行《大日经义释》: “复次,如男女交会因缘,种子托于胎藏而不坏失,即是相加持义。如是诸佛国王,明妃为夫人,和合共生毗富罗种子,为大悲胎藏所持,无有失坏,故名法界加持也。世尊普遍加持一切众生,皆作平等种子竟(疑通“境”),即时入于遍法界,胎藏三昧。观此一一种子,皆是莲华台上毗卢遮那,普门眷属,无尽庄严,亦与大悲漫荼罗等无有异,而诸众生未能自證知,故名:在圣胎俱舍。若出藏时,即是如来解脱也。” 学识浅薄,不敢注解。 宋·施护《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證三昧大教王经》: “复次,所有彼三界主后及母天众,为授金刚宝灌顶,及本部标帜金刚加持已。一切如来为利乐故,悉与建立金刚灌顶名字。其名曰: 乌摩天后号忿怒金刚火。银色天后号金刚金色天。沙瑟耻天后号金刚童女天。梵天后号金刚寂静。帝释天后号金刚拳。如是等五,即金刚灌顶明妃。” “宝部法成就秘密教理: 『莲华金刚杵相合, 即能圆满诸意愿。 或馀爱者或明妃, 悉得最上成就法。』” 同上,自己领悟。 唐·不空《都部陀罗尼目》: “三种明妃:佛部无能胜菩萨以为明妃,莲花部多罗菩萨以为明妃,金刚部金刚孙那利菩萨以为明妃。”以上列举的是已修成菩萨的明妃分三种,此外还有未修成菩萨的明妃。 清·工布查布《佛说造像量度经解》: “佛母像:五行之真性,为五部佛母(亦谓明妃),或有佛菩萨被大慈力,以就世间之通情(众生通情,惟母恩重且周),特化女相者;或善信女人、女神发弘誓,行大乘愿满成道者,俱通称佛母(经传虽有天女、仙女之呼,然皆随其当时所现之装,有大小分之宜。[这句似乎是说,佛母、明妃的年龄、着装一般比天女、仙女大一些。]其为像之尺寸,则更无有分别。予曾见一种尺寸书,有百二十五指,及百二十指等之分,猝见似乎有理,深详之间有谬乖之论。且不得其梵本,未知何人集纂,难以考信,故阙之)其像作十六岁童女相,乳瓶(即乳房)广八指,周三倍(作者文化人,还懂点圆周率),胎偶(即乳瓶相对于身体)则凸高分四指,坚实不倾(精气足而不摇之相,因无欲故也),乳尖珠(即乳头)高阔各一指,双瓶中间横二指。发作半攒,崇六指,向后倾之,馀发下垂,而梢过手肘。面形如芝麻(或作卵形),目纵三指。广半指,似优波罗华(即花)瓣形。臂梢,胫梢,指尖,腰之极细处,俱比他像稍细,而肩顶亦作低二指。下身之广阔分,比本制诸像,稍加宽厚。衣服庄严同菩萨像。而总用正大窈窕之相方可。” 现代·方广锠《宁夏西夏方塔出土汉文佛典叙录》: “……同时又论述了无上瑜伽派的宗教修持的基本依据——气脉明点理论,主张「夫胎生之类,身脉位有七万二千,总绾□束,成于四轮、百二十脉。又束俱是二十四宫,又复归聚,依附根本三脉而住也。入依六轮。」叙述了六轮的基本情况,即顶部的大乐轮、额部的风轮、喉部的报轮、胸部的法轮、脐部的化轮(下阴部轮名残缺)等。就宗教修持而言,简要论述了无上瑜伽派空乐双运的具体过程。包括传授密法的条件,如何向上师奉献明妃以求灌顶,空乐双运的具体方法等等。[蜀狂注:后世藏传佛教一些派别称人体有七轮,从上到下依次是:顶轮,眉心轮,喉轮,心轮(法心轮,法身轮,两乳正中间),本我轮(上腹中间),性轮(下腹中间,即上文的脐轮、化轮),基底轮(打坐时支撑躯干重量的部位,即中医所说尾闾及会阴等部)。] ………… ……以下解说二甲冑及二甲冑心中咒,叙述六坚甲及与其相配的明妃、出有坏母心咒、供养咒等,最后一段论述勇猛(修持密法者)人体器官的象徵意义,诸如「胆是具鬘金刚」、「胞是大怖畏」等等。 ………… 本文献属西夏晚期从藏文翻译的密教[即藏传佛教密宗]无上瑜伽派典籍,仅在西夏流传,前此未为中原人士所知,故古代佛教文献中未有记录,亦不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现虽仅馀12纸半,但保存尚完好,保留研究资讯亦较多。如与藏文佛典比勘,觅得其原本,将能进一步推进对本文献,乃至对西夏佛教、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史的研究。” 以上是搜索“明妃”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一些汉语佛典文字。(西夏方塔出土的佛经已经成书出版了,我没找到免费的电子版,所以只引用了一篇学者研究论文。) “知识图谱”搜索“空行母”,感觉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信息。于是又在“汉典”搜索,提示我有“空行仙”,和《楞严经》有关。故我就将关键词改“空行”,书名限定“楞严”,得到了两百多个结果。 唐·般剌蜜帝《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般剌蜜帝说,天竺禁止将此经带出境,他把自己手臂划出口子,藏帛书于其中,待口子愈合,这才夹带到中国):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仙种。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阿难!是等皆于人中鍊心,不循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简单说,就是作者认为仙寿仍有尽,还是要回归轮回,不如修炼三昧,成佛成菩萨超脱轮回。)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一切时静,有应触(疑即“触著”)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越是走肾不走心,越是欲界上流是吧?) 我的评价是:怎么你也讲忍精不射、汲取女精之类的可以修仙啊?是道教抄了你还是你抄了道教啊?又或是殊途同归?其实,这就是魏晋南北朝几百年间,佛、道相互学习、借鉴甚多的一例。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以前我写过的,隋炀帝斩的那个道士潘诞,他死到临头还说什么自己会转生“梵摩天”。上文又出现了大量“某某天”,于是我就搜了一下“梵摩/魔天”,我觉得下面这种解释最适合潘诞: 唐·栖复《法华经玄赞要集》: “言四众者,古云等者,明四重解义。缘经中有四众,且古人解四众者,梵、魔、沙门、婆罗门也。梵是色界天中胜,魔是欲界天中胜,沙门是出家中胜,婆罗门在家中胜。梵、魔天中上首。沙门、婆罗门人中上首。”好家伙,梵魔天还是“天中上首”,天仙上流了,潘诞想得挺美。 唐代僧人怀迪注解《(首)楞严经》时,直接引用了《抱朴子》一句话,并不避讳异教言语,可见佛教汉化后,包容性很强。唐·怀迪《首楞严经义海》: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不依正觉者,三乘行法皆佛所教,今经尚斥二乘,云不识生死根本,错乱修习,况修仙道耶?存想固形者,存心在于长生不死,俾此形骸坚固不坏也。所修妄念,即下十种修鍊之法也。此皆有漏,进不如天,退又胜人,故居山林人不及处,名为仙趣。然此一趣,馀经不出以总报同人故、今经说者约所修行别故、人天二趣所不摄故。此皆外道,类收然亦禁防,非佛正戒,但禁粗浮,即戒禁取也。 ○解:孤山曰:释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抱朴子云: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不修而但务方术,终不得长生也)。】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疏服饵者,即食麻仁草木之实,存形长久,一期寿永,轻举未能。此道若成,名地行仙也)。】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草木者,即餐松敢柏之类,草木轻,故饵即体轻,由是飞行,不坠于地)。】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金石者,服丹砂成九转之类,化有二种:一能化骨,令寿永体坚;二能化物,俾贱作贵。此道苟成,游戏人间,济贫恤苦,得大自在也)。】(寿比南山加点石成金是吧?)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消息养和,运用荣卫,神气久著,能履虚空,功用既成,身坚寿永,名空行仙)。】(类似于气功。)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鼓天池、燕(即嚥、咽)津液、固精华,岁久功著,遂成润德。言天行者,此非六欲,乃是世人谓灵仙居处,名之为天。如张骞寻河源,至昆崙(即仑)见天宫之类。或,所行不交欲境,如天无异,故云天行)。】(可参阅讲《灵剑子》的那篇拙作。)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吞饮日月精气,作意存变,以延身命,由是功久,遂有异见,通以物精,故云通行)。】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衍法圆成,名道行仙。」 【(咒禁正是仙法道术,以此持身,延而且固,术力成就,名为道行)。】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念缘前境,系心不忘,专注弗移,久而发用,照明境界,咸悉化源,如定发慧,故名照行)。】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世有采阴阳之术,名为交遘,久而功成,此感彼应,吸彼精气,以固我身,故名精行)。】(可参阅……多篇拙作。)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存想世间,皆成变化,境既变化,心想亦亡。犹如槁木有为功用,暂得如是,故云绝行。如上十类,皆云行者,日久成功,通流故也。 黄色文学永久地址: huangsewenxue.com 免翻发布:huangsewenxue.net 自动回复箱:bijiyinxiang@gmail.com ○解:真际曰:地行者,以服饵丹砂,存形久固,道虽成就,身不能飞。飞行者,餐松啖柏,闲澹冲和,体既轻清,故能飞举。游行者,精穷变化,察物性元,点石为金,恤贫哀苦,游于人世。空行者,运用神气,想化为功,其德圆成,履空自在。天行者,燕津固质,摄术持精,欲境不交,如天无异。通行者,吸呼日气,润益姿容,吞彼霞光,将延世表,其道玄著,故曰通行。道行者,习诸咒术,禁彼异缘,术力既成,流功益物。照行者,用其思念,审度境心,忆想功成,能知彼境,即世间他心宿住通耳。精行者,运心交互,感赴无遗,此念彼来,彼念此至,相应妙极,故曰精行。绝行者,物境之上,洞了化源,穷克性情,觉悟无惑也。孤山曰:此十仙,义未能顿异,且依古释)。】”